2025年上海非法集资犯罪同比上升46% 受害人都是普通投资者或老年人

时间:2025-09-25作者:fqfq7hj分类:专业浏览:6评论:0

2025年,上海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数量同比激增46%,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警方披露,这些案件大多以高回报理财项目为诱饵,专门针对普通投资者和老年人群体实施诈骗。犯罪团伙利用虚假宣传、熟人介绍等手段,诱使受害者投入毕生积蓄,最终血本无归。专家指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新型集资诈骗手段更加隐蔽,公众需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陷阱。

27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2025年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发布会,对2025年上海检察机关审理的金融犯罪案件进行梳理分析。会上谈到,2025年非法集资犯罪上升明显,与2025年相比,以非法集资为主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上升了46%。

2025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受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审查起诉案件672件,涉案人数1914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数为2025年的2倍,2025年的6.1倍,增幅明显。

“现如今的金融作案手段日趋隐秘化,非法集资活动普遍利用了社会普通投资者对金融信息服务与金融业务服务之间的认知模糊。线上线下‘共震’,一方面布置线下网点,另一方面又架构线上平台,令人防不慎防……”黄浦区检察院金融科科长樊蓉告诉记者。

2025年上海非法集资犯罪同比上升46% 受害人都是普通投资者或老年人

互联网金融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而在这一领域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件数量也逐年增多,同时涉案金额重大。仅“e租宝”、“申彤大大”、“中晋系”、“快鹿系”、“善林系”五大系列案件,涉案金额就将近2000亿元人民币。

针对此类现象,上海检察机关三级院联动,尤其加大对涉众型犯罪案件和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和预防。同时,上海检察机关积极加强对案例通报和类案指导工作,选取有一定知名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案件进行通报。

面对非法集资犯罪数量增速快的问题,上海市检察院金融检察处处长肖凯说,下一步,立法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及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则要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公众也要加强防范意识。

他说,“涉众类的非法集资案件,往往受害人都是普通的投资者或是老年人,防范意识弱,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包装越好的金融产品,越应该引起警觉。”

法制日报记者 余东明 实习生 张若琂